原標題:小香菇撐起百億元大產業(yè)——湖北隨州香菇逆勢突圍
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
8月驕陽似火,湖北省隨州市品源公司的標準化車間內更是忙得熱火朝天。全自動流水線高速運轉,清洗、分揀、研磨、灌裝……一罐罐“菇的辣克”香菇醬列隊下線,即將遠渡重洋。不久前,這里剛剛簽下了美國華人商會價值3億美元的超級訂單。副總經理張濤穿梭于忙碌的生產線之間,興奮中透著緊迫:“必須保質保量,這是叩開美國主流商超的關鍵一役!”
當國際市場需求萎縮、貿易壁壘高筑,許多出口產品黯然失色,隨州香菇卻劃出了一道逆勢飛揚的軌跡——去年產業(yè)銷售額突破100億元,國內市場覆蓋超200座城市,內銷占比驚人地從35%躍升至85%。一朵朵小香菇,如何撐起了百億元大產業(yè)?
答案藏在湖北省委農辦那份沉甸甸的《關于推進香菇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菇七條”)里,更融在隨州人“品質優(yōu)先、創(chuàng)新驅動”的堅定實踐中。“我們始終以科技創(chuàng)新為引擎,緊扣國內消費升級脈搏,推動香菇產品向健康、便捷、高端華麗轉型?!彪S縣產業(yè)發(fā)展服務中心主任劉東一語道破發(fā)展關鍵。
品質認證撬開萬店之門
“這小小一罐醬,去年就征服了美國華人和本土食客的味蕾!”美國華人商會會長陳金階對“菇的辣克”香菇醬贊不絕口。然而,征服社區(qū)小店易,躋身主流商超難。原料產地全程可追溯,張濤深知其中艱難。為此,一場圍繞“品質認證”的產業(yè)升級在隨州悄然鋪開。
在隨縣三里崗鎮(zhèn)吉祥寺村,代雨婷的智能化香菇大棚內,物聯網傳感器靜靜守護著每一朵香菇的成長?!碍h(huán)境參數自動調控,從原料到市場全程數據追蹤?!贝赕眯老驳厮阗~,“政府扶持建起智能棚,省力又增效。我家年產香菇20萬棒,純收入穩(wěn)穩(wěn)過百萬元。”昔日的“靠天吃飯”,在智能大棚的恒溫恒濕環(huán)境中,蝶變?yōu)椤八募境龉健钡姆€(wěn)定財富。
品質革命需要標準護航。隨州聯合湖北省農業(yè)科學院、武漢輕工大學開展質檢科研攻關,獲批食用菌重金屬檢測裝置、食用菌農殘檢測裝置兩項專利,推動香菇出口檢測行業(yè)標準、固體菌種省級地方標準立項,制定7項市級地方標準、4項團體標準,涉及種植環(huán)境、加工工藝等環(huán)節(jié),強化全鏈條規(guī)范化管理。首創(chuàng)《隨縣香菇質量管理標準化體系》,將質量追溯嵌入生產全鏈條,為香菇貼上了“安全可控”的金字標簽。
今年5月,印有蝴蝶標志的認證證書終于飛越太平洋,抵達品源公司。這紙認證,見證了隨州香菇全鏈條的標準化攻堅與質量管控升級,是品質的勛章;更賦予隨州香菇闖蕩全球的底氣,是市場的通行證?!八粌H僅是一張紙,更是中國味道駛向全球的珍貴船票?!逼吩垂径麻L羅圓展望,“我們要以工業(yè)化思維、科技賦能和全球視野,打造‘中國新質生產力樣本’?!?/p>
菌種更新筑牢產業(yè)根基
種業(yè)是農業(yè)的芯片,也曾是隨州香菇的隱痛。走進建于隨縣三里崗鎮(zhèn)的湖北長久菌業(yè)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菌種在精密控制的環(huán)境中悄然萌發(fā)。隔壁實驗室里,華中農業(yè)大學碩士操鵬程專注地培育新菌種?!霸谶@里,實驗室連著菇棚,論文能變成‘金菇’。”長久菌業(yè)已吸引4名高學歷人才扎根鄉(xiāng)村,成功申報4個國家級香菇新品種,抗逆性顯著提升30%?,F在,隨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香菇菌種生產基地,年產菌種5萬噸以上,銷往23個省市,年產菌種占全國10%,約占全省60%,徹底擺脫了“洋種源”桎梏。
“菇七條”政策春風,催生了全國首個香菇產業(yè)研究院和隨州香菇科研推廣中心,華中農業(yè)大學邊銀丙等專家工作站扎根田野。長久菌業(yè)董事長龔長久介紹:“我們推廣的智能化大棚、菌稻輪作等新技術,輻射帶動鄂豫云貴數萬人,年推廣超8000萬袋,助農增收超10億元?!?/p>
創(chuàng)新需要真金白銀?!跋愎劫J”以純信用破解融資難,累計發(fā)放1.79億元,為菇農節(jié)省貸款利息支出447.5萬元;政府2000萬元風險補償基金撬動“政銀擔”協同發(fā)力,小微企業(yè)融資成本下降2個百分點;“香菇種植保險”為菇農兜底,兌現57家香菇企業(yè)310萬元獎補資金。政策組合拳精準滴灌,為產業(yè)注入澎湃金融“活水”。
更深遠的人才布局已然落子,全國首家專注于食用菌產業(yè)人才培養(yǎng)的高職院校——“隨州香菇學院”應運而生,通過聯合高校編寫全國首本專業(yè)教材、建設“一主兩輔”實訓基地、組建產教融合共同體等舉措,構建了“教材研發(fā)、技能培訓、考核認證、就業(yè)服務”全鏈條培養(yǎng)體系。目前已累計培育全日制學生超過550人?!半S縣香菇種植工”成為技能人才培養(yǎng)新標桿。
說起現在的生活,81歲的廣水市郝店鎮(zhèn)菇農王茂家樂得合不攏嘴:“過去種香菇像押寶,如今四季有收成,穩(wěn)穩(wěn)年入10萬元。”
從“看天吃飯”到“智慧生金”,自育菌種筑牢了產業(yè)的根基。
線上線下暢銷天下市場
好產品需要通達的銷路。隨州創(chuàng)新“企業(yè)+合作社+菇農”“村集體+企業(yè)+農戶”模式,以訂單農業(yè)為紐帶,讓分散的小農戶深度嵌入大產業(yè)鏈。
隨縣吉祥寺村,是遠近聞名的香菇村。家家戶戶種香菇,90%以上收入來源于香菇,90%以上村民直接或間接從事香菇產業(yè)。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勇笑言:“咱村香菇不愁賣,除了供給品源等龍頭,家家開網店,線上搶著要?!眮淼酱迕裰鼙?,只見他正對著手機直播:“看這香菇多厚實,小個頭每斤60元,大點兒的每斤80元!”直播間里訂單紛至沓來。
隨縣敏銳抓住電商風口,培育本土直播團隊50余支,培訓2萬人次,聯合頭部主播打造“香菇助農專場”,打造“直播電商+社區(qū)團購+生鮮直供”新渠道,形成“產地直供+直播直銷”新模式,年網銷額達26億元,占內銷三成。線下同步發(fā)力,裕國菇業(yè)“好菇糧”系列香菇產品進駐8000余家商超,品源現代即食香菇成為7-Eleven連鎖便利店的爆款零食,年銷5000萬袋。
為鎖“鮮”降本,一座投資3.5億元的中國香菇智慧交易城拔地而起,串聯5萬立方米中央倉、68座鎮(zhèn)級冷鏈設施,冷藏保鮮能力超10萬噸。15個銷地前置倉遍布華中、華東、華南地區(qū),織就“24小時鮮達網”,物流成本直降20%,鮮菇損耗率從8%銳減至3%,武漢、鄭州等重點城市日配送量突破200噸。
放眼隨州,車間里機器轟鳴,廠房外滿載香菇醬的集裝箱正一批批啟航。在更廣闊的田野上,智慧大棚內菌棒整齊排列,直播間里鄉(xiāng)音熱切吆喝……一朵朵隨州香菇,正以科技為翼,以品質為帆,從曾侯乙編鐘的故鄉(xiāng)出發(fā),在全球市場的藍海中堅定航行,為鄉(xiāng)村振興書寫著充滿韌性與智慧的“菇事新篇”。